内蒙古蒙牛高科乳业有限公司
《蒙牛—让我们再出发》
蒙牛,一家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的乳品企业,以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更以它优质的产品品质被人们所熟知。从1999年8月建厂到2019年辉煌的二十年时间里,它完成了从草原牛、中国牛、到世界牛的成功迈进。它所生产的牛奶享誉国内外,许多产品连续荣获国际大奖,连续14年用高品质的产品为中国航天提供营养支持,并成为2018俄罗斯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这一桩桩,一件件,使它逐步成为了中国乳企的标杆,并以它不屈的斗志挺进世界乳业十强。而这样一家乳品企业的崛起,是什么承载了这种一往无前的动力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些往事,一些人,一些为了蒙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们。
每一个企业是有性格的,正如电视剧《亮剑》 中所说的那样,一支部队的主官决定着一支部队的性格.蒙牛这头来自大草原的牛,创始人姓牛,企业名字是牛,人们习惯性的把蒙牛员工称作牛人。鲁迅先生有诗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象征着坚韧,勤劳,稳健,向上,更有一种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的精神。蒙牛人怀着对品质不懈的追求,无论领导还是员工,始终都能以消费者的事为第一要务为己任。回想创业之初,总裁牛根生,带领他的团队在呼和浩特一间只有53平米的民居内,开启了他们伟大的乳业梦想。“百年蒙牛,强乳兴农”,怀着对农民、牧民、农牧业的一腔挚爱,开始了他们艰难的跋涉。
路绝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通畅,在面临一无厂房,二无原奶,三无广告的前提下,牛总卖掉了他和妻子100万的伊利股票,宁是靠着优秀的人格魅力,得到了许多老部下的支持,面对奶源被行业垄断的局面,通过外地的奶源帮助蒙牛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时期。牛奶是外地的,工艺和良心是自己的。做产品当然少不了广告,然而蒙牛的广告牌一夜之间被砸得面目全非。无奈,他只好将目标定在了深圳,谁知深圳的老百姓,都认准了洋品牌的口味,无数家企业在这里无功而返。倔强他让员工穿着蒙古服装,打着横幅和标语到各个小区门口在作宣传,让人们免费品尝。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蒙牛产品逐渐被人们所认可。2001年到2004年,蒙牛销售收入从7亿元跃升到72亿元,足足翻了十倍。短短八年时间,牛总将蒙牛打造为全球液态奶和中国乳业的双料冠军
尽管如此,其间谣言、投毒等恶性事件,无时不困扰着蒙牛的健康发展,时至2008年,一场乳业风暴,更是险些使刚创立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回首往事,几乎让消费者对民族乳业失去了信心。作为当时已成为国产乳业领头羊的蒙牛,更是损失惨痛。随时面临被外国企业收购的风险。为了保住蒙牛,也为了民族产业的延续,当时已卸任蒙牛总裁的牛根生连夜写信求救,他在信中说:“蒙牛,最后即使白送了弟兄们,我也不愿它被外国人买走”。他的求救,得到了许多知名企业家的援手。当时已50多岁的牛总哭了,他拿到大家的援助后,面对大批量因为设备短缺,无法进行检测的原奶。坚决地说:“所有未经检测的牛奶,全部倒掉!我们宁愿损失过亿,也不能让老百姓喝一口不安全奶”。就这样,蒙牛共倒掉了近3万吨原奶,约一亿元,相当于190多万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不经历一番风雨,人怎会变得成熟,企业也一样,渡过了难关的蒙牛人,努力发掘自己存在的短板,从而对品质要求变得更加苛刻。在新一代蒙牛领导人的带领下,继承了老一代蒙牛人创业的精神,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没有质量,一切都是负数”;“产品等于人品, 质量就是生命”;“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诚信、激情、创新、开放”等许多优秀企业文化内容深入到每个员工内心深处。作为一名基层员工的代表,我身边经历的一些事情足以证明我们的员工继承并发扬了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8年盛夏的一天,时值午时,高科物流的装车场地上冒着滚滚热浪。质检员老张徘徊检查着每一个即将装运的车辆。这时一辆装好的集装箱正欲驶离场区。刚刚挪开车位,老张发现地上有一小块刚刚晒干的奶渍 ,他立马叫停司机,钻到车底,查找原因。根据分析,车厢漏奶了,可能牛奶有破损。这时司机跳下车,边抹着头上的汗边说:“一点点,不妨事,再耽搁,今天可就只能跑这一趟了”。刚好装运此车的装卸人员大汗淋漓的赶过来,急忙拉着老张悄悄地说;“老张今天就这样吧,装这么一节箱子,太不容易了,受苦人挣点钱不容易,晚上我请你喝酒”。老张犹豫了,显然不是为了这顿酒局,他稍稍停顿后,斩钉截铁地说:“这样恐怕不行,我知道你们辛苦,可你们挣钱了,公司的利益谁来负责,不查明漏奶的原因,怎么向消费者交待,半个月的路程,到了客户那里该有味了”。说完,直接联系了库房组长,对此车辆进行了卸车排查。事情虽小,但我从我同事的身上发现了闪光点,在质量问题面前,他没有妥协,他把消费者和公司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有一次,我一个嫁到远方的表姐打来电话问我:“贵龙啊,你家侄女坐月子,孩子才四个月大,可她没有奶水了,你们家厂里那奶粉质量究竟咋样,现在好多人都传奶粉里有什么胺,现在超市里那么多奶粉,我一时拿不定主意了,所以问问你,有自家人做牛奶,我放心点”。我一时心热了,想起小时候表姐带我一起玩时的样子,由于工作原因,好多年没见了。“姐,你放心买吧,就买蒙牛的,如果这家企业不行,我会在这这么一直干下去吗”。一阵寒暄过后,我放下电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是啊,谁敢肯定那千千万万消费者当中,就没有自己的亲人在其中。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法分子造假、掺假,谁敢保证哪一天贻害的不是我们的亲人。所以,作为生产者应该把每个消费者都当作我们的亲人来看。还记得有一次在回乡的火车上,闲着无聊,我便和邻座的乘客攀谈起来。当他得知我在蒙牛工作时,一时兴奋,说他也非常喜欢喝牛奶,但他不解的是,自家奶牛产的牛奶在外面放一晚就坏掉了,而买来的牛奶,一晚上竟然没事,他始终没敢喝,问我里面是否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我一时惊愕,消费者原来对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始终都充满了怀疑态度。我告诉他,为确保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目前蒙牛所有原奶,已经100%来自集约化、规模化牧场。通过从奶牛的饲料到饲养,从疾病的预防到原奶的管控,加上我们独特的生产工艺,杀菌等处理,里面的有害菌被完全破坏。除此,我们还引进了最先进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为奶牛的生长提供了优渥的饲养环境,所以我们的牛奶更能经得起考验。听我说完,那位旅友表示接受。并表示以后选牛奶还是选择大品牌比较保险。
的确,近年来,不法分子为追求个人利益,大量造假,掺假、给我们国人的心灵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全民的消费意识。除了与不法分子做斗争外,我们还力求在生产工艺及检测上始终坚持不懈改进,不懈创新,力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就拿我的一位同事于敏来说吧,2008年初出校园来到蒙牛,加入原奶检验处,面对各种瓶瓶罐罐和掺假实验,她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但在操作实验时却出现了问题,一个简单的牛奶酸度滴定她都做不了,不是滴的颜色太深,就是太浅,一个样品别人2分钟做完,她半个小时也做不完,师傅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觉得她太笨了。但年轻好胜的她并没有气馁,下班回到宿舍后,她用自己的水杯当三角瓶,用自来水当作氢氧化钠,来练习酸度滴定实验,经常练的手都酸痛了才上床睡觉。就是凭借这样的工作态度,很快她就掌握了酸度滴定、原奶掺假检测与原理。 为了持续改进原奶检测技术,她主动申请了开发液相法检测甲硝唑的项目;由于有些数据不明确,她的试验一次次遭受失败,经过不断的查阅资料,查找原因,再摸索,再实验……其间加班几乎成了她的家常便饭,有时怕影响实验进度,中午甚至都忘了吃饭,历经1年多的时间,终于开发成功。甲硝唑以前没有液相检测方法,经过于敏的开发,填补了液相法检测甲硝唑的空白,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控制了牛奶食品安全风险,并获得了全国首创。
正是有了我们员工这种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才得以让我们的品牌更加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牛奶更加安全可靠。正是有了我们牛总这种“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的伟大民族情怀,我们的品牌才所向披靡,经久不衰。品牌除了品质的可信度以外,也是一种创业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与民族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一种服务人类社会,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伟大创举。一路走来, 蒙牛这个品牌的崛起不光壮大了自己,也为我们国家及世界人类营养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9年,蒙牛迎来了他辉煌的二十周年庆典,面对着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蒙牛人始终不断的磨砺自己,在荒凉的戈壁滩,在激烈的竞技场。“天生要强,共赢冠军”的口号,无时不回响在祖国的大地上。历史赋予了我们每一代人不同的责任,往昔已矣,今天的我们乘风破浪于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化梦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征程之上。有幸置身于一个具有长足发展的食品企业当中,虽不能和战士一样坚守着祖国的每一寸疆土,但我相信在食品领域,我们绝对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初心。
不畏征途勤秣马,砺兵场上再扬帆。
新功勿忘初心在,剑指峰高万丈妍。
努力打造一批我们国家自己的卓越品牌,培养一批我们得以信赖的乳业精英。让老百姓听着暖心,用着舒心,买着放心.拥有更加健康甜蜜的幸福生活。
展望未来,我们志在更强,进军世界的路上,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蒙牛——让我们再出发!
作者:侯贵龙